——永州市大興調查研究工作紀實
“僅1天內,11家企業順利拿到獎補資金280多萬元?!比涨?,藍山縣調研營商環境時,充分吸收調研成果,舉一反三壓縮兌付環節,設立產業扶持基金專戶,解決了一批惠企政策兌現超時的共性問題。
解決問題,貴在舉一反三。自大興調查研究開展以來,我市黨員干部下沉一線摸實情、解難題,不僅注重對個性問題的有效解決,還對共性問題認真研究、舉一反三,深入開展解剖式調研,找準摸透問題的本質,推動由解決“一個問題”向解決“一類問題”轉變,以高質量調研推動高質量發展。
“舉一反三”破解群眾用水難題
“飲水不愁了,住著舒心?!崩渌疄﹨^楊家橋街道獅子口社區居民蔡登科樂呵呵地說。
一個多月前,蔡登科還在為小區水壓不穩、飲水困難發愁。市委書記朱洪武來到小區走訪調研后,事情出現轉機?!笆兴畡者\營發展有限責任公司,當天赴楊家橋街道獅子口社區內實地勘察,當天拿出改造方案,次日進場施工,10天完成新管安裝?!辈痰强平榻B。
市水務公司舉一反三“祛通病”,摸排出朱家山菜市場等6個類似問題區域,制定整改方案,完成辦理報裝手續迅速通水,徹底解決群眾用水難題。很多群眾為此叫好,更為“舉一反三”解決大家急難愁盼問題的做法點贊。
“舉一反三”破解企業危廢處置難題
“這是件麻煩事,沒想到調研組現場就給我們破解了難題?!蔽挥谒{山縣的永州湘威運動用品有限公司張娟娟介紹,“由于原協議處置單位處于停產狀態,無法接收處置危廢,給我們的生產經營造成了影響?!?/p>
為其解決“麻煩”的調研組,來自市生態環境局。接到該企業反映,市生態環境局立即實地查看,迅速向上對接,提請省生態環境廳明確新的處置單位,妥善解決了該企業的危廢處置難題。市生態環境局“舉一反三”,建立長效聯系機制,經過摸排和對接,先后有19家類似企業,將危險廢物運至協議處置單位進行妥善處理,通過調研一題、解決一類有效保護了全市生態環境。
舉一反三對“流動堡壘”提質升級
廣州花都區東華4巷,嶄新的“新新相映—新田·新華街道流動人員黨群服務中心”招牌格外醒目,越來越多的流動黨員,勤于往這兒跑。到底是什么吸引了他們?
原來,新田縣赴廣州花都區流動黨委現場調研時,發現其流動人員黨群服務站點,存在跨省服務功能不足、場地狹小、設施老化等問題。通過交流對接,兩地合力投入200多萬元,對站點進行提質升級,并調度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入駐辦公?;ǘ紖^流動黨員李敦生感慨:“吸引我們的,是和家鄉一樣便捷熱情的服務,和值得雙向奔赴的組織?!?/p>
新田縣并沒有就此“鳴金收兵”,而是以點帶面破解同類共性問題,解決了駐白云區第一流動黨支部等10個“流動堡壘”類似問題,為調研一個問題,解決一類問題做出了生動詮釋。
舉一反三 立行立改 標本兼治
解決群眾用水難題、企業危廢處置難題、“流動堡壘”提質升級難題是我市“舉一反三”解決共性問題的一個個縮影,還有很多這樣生動的實踐。寧遠縣在柏家坪調研時,充分吸收調研成果,舉一反三改造管網、控源截污,投資4.56億元實施城鄉污水治理PPP項目,解決了一批雨污分流不徹底的共性問題。該縣城管局總工程師黎輝說:“17個鄉鎮雨污分流完成招標,涉及里程126.73公里,鄉鎮鎮區污水治理率100%?!?/p>
樹牢問題意識,立行立改;堅持舉一反三,標本兼治。我市圍繞“三高四新”美好藍圖,聚力“六大戰略支點”,精心梳理8個方面的主要情況和重點問題,以“七一”系列活動和“進萬家門、訪萬家情、解萬家憂、聚萬家心”活動為契機,深入基層一線發現、認領問題,舉一反三解決和預防共性問題,通過調研一題、解決一類推動永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(永州日報通訊員 雷晴 何熊宇)